稀土永磁:稀缺性背后的战略意义与产业影响

2025-09-13
稀土永磁材料凭借高磁能积、强稳定性,成为新能源汽车、风电、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材料,但其稀缺性正引发全球关注。
从资源分布看,全球稀土储量极不均衡。中国占全球稀土储量约 37%,却贡献超 60% 的产量,且全球 90% 的中重稀土(含镝、铽等关键元素)集中在中国南方,这类元素对高性能钕铁硼至关重要,全球储量仅约 10 万吨。其他国家如美国、澳大利亚虽有稀土矿,但开采加工滞后,缅甸等供应国又受政局影响,供应不稳定。
供需矛盾更凸显其稀缺。随着 “双碳” 目标推进,2023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1400 万辆,每辆车需 1-2kg 钕铁硼;直驱式风电发电机占比超 60%,对稀土永磁需求激增。机构预测 2025 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缺口达 3.5 万吨,北方稀土等企业满产仍难满足订单。
稀缺性还带来战略影响:一方面推高新能源、高端制造产业成本,制约发展;另一方面加剧各国资源竞争,中国 2024 年对 7 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倒逼全球优化供应链。
应对稀缺需多管齐下:技术上研发晶界扩散减稀土技术、纳米复合磁体;资源端提升回收利用率,如华宏科技可将钕铁硼边角料提纯至 99.99%;同时加强国际合作,优化供应链布局,方能缓解这一产业挑战。